小程序短剧看似热闹,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暴利。上述制作商表示,目前为止他们并没有吃到红利。即使行业标杆《无双》,投流充值金额过亿,最后到手利润并不多。该剧制作方西安丰行文化创始人公开表示,“8天收入过亿”不是利润,实际上到手的利润只有几百万。
随着监管重锤落下,过去依靠擦边、为爽而爽的小程序短剧实现暴富的窗口期,已经彻底关闭。新涌入掘金的玩家,只能做好打造精品化小程序短剧的心理预期。
杭州某短剧制作公司创始人表示,内容规范化是大势所趋。担心被下架的短剧,本身剧本就是有问题的,初期可能就是奔着擦边去的。所以他们会在初期避免这些本该注意的问题,不会为了迎合市场拍摄低俗镜头。
短剧的出路在何方
监管风暴之下,层层压力导向小程序短剧。
小程序短剧最关键的一环,投流,开始受限。业内共识是,投流成本几乎占整部短剧的90%左右,高投入意味着高转化。然而过去动辄充值百万、千万的短剧战报,现在变成了充值几十万。不少短剧从业者在短剧群里吐槽,现在充值金额腰斩。
抖音、快手等流量平台提高了投流门槛。11月20日晚,抖音巨量广告发布最新公告,包括抖音小程序短剧、外跳至其他第三方平台的短剧,都应向短剧类小程序内容库申请并通过审核,方可进行广告投放。并对短剧投流资质和收紧分销和代投进行了规定,抖音要求广告主必须拥有三个证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视听许可证或网文许可证二者选其一,以及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快手则拟于近期切断第三方微短剧小程序的商业推广和投放,专注发展基于快手小程序和快手内部链路的原生微短剧生态和商业链路。
快手一位短剧业务内部人士透露,目前快手正在研究付费短剧(小程序短剧),但一切还没最终确定,可能明年会落地。现在对小程序短剧的审核主要看是否擦边,擦边肯定不能上线。短剧行业肯定是走精品化。
短剧业务在快手已属于“明星业务”,最近两年快手财报几乎都会提到短剧。短剧流量不仅可以提高用户使用时长,还可以撬动电商、广告收入增长。即使短剧业务不挣钱,但出于生态循环考量,短剧仍会是快手重视的赛道。未来,快手似乎有意要做大c端付费模式的小程序短剧,商业变现更直接。
除了抖音、快手等平台,部分短剧制作公司开始尝试走自建短剧平台+自制短剧模式。一位短剧小程序平台开发商表示,现在不适合直接投资制作短剧,然后跟现有的短剧平台合作,这种模式基本很难赚到钱。像小程序短剧平台九州,他们分给制作方只有3%-6%的充值返点。自己开发或购买一个短剧小程序平台,然后再投资拍摄短剧、投流,这样才有可能保证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