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翟元元
短剧行业似乎从来不缺话题热度,“市场规模300亿,接近电影全年票房”,“7天拍完,8天充值过亿”,“知名导演、正规军入局”,“《完蛋了我被美女包围了》游戏+短剧模式爆火出圈”……各方玩家涌入,行业“暴富”故事不断上演。
不少人调侃,在横店拍摄短剧的剧组,多到让“横店变竖店”(短剧多为竖屏播放)。不仅国内一片繁荣,短剧风口甚至吹到了海外,中式霸总出海,征服海外受众。
然而,随着监管收紧,烈火烹油的短剧行业急速降温。11月15日,广电总局宣布启动为期一个月的专项短剧治理工作,将从7个方面加大对网络微短剧管理力度、细化管理举措,包括加快制定《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建立小程序“黑名单”机制、网络微短剧推流统计机制等。
野蛮生长的小程序短剧受到影响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专项整治期间已有超过已经有2139部违规短剧被禁投或下架。
无论是投资方,还是制作方,短剧从业者心态发生了变化,大家开始变得更为谨慎。
谨慎观望的投资方
短剧行业井喷时,独立投资人都愿意将热钱投入其中,试图以此在短剧市场分一杯羹。毕竟,短剧屡屡创造充值票房记录:《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上线24小时用户充值金额破1200万元;《闪婚后,傅先生马甲藏不住了》24小时充值金额破2000万元;《无双》48小时投放消耗破5500万,8天投放消耗破1亿。没人愿意错失这场流量盛宴。
但现在监管力度加大,投资人态度发生逆转。不少短剧承制方向Tech星球透露,现在投资方变得谨慎,很多人处于观望状态,担心一不小心看走眼,投资打水漂。
拉到投资的难度开始陡增。短剧制作公司负责人杨蕊10月份入局竖屏短剧,目前2个月的时间,只拍摄了2部短剧。找不到资金,项目无法进行。无奈之下,她不得不开始向身边的同行制片人朋友求助找投资方。
“小程序短剧本质上是一个以小博大的概率性投资,存在一定风险,如果指望投资一两部便能挣到钱,那无异于痴人说梦,没有人能保证稳赚不赔。”
投资短剧的门槛也被拉高,过去15万元一部的短剧现在需要30-50万起步,精品短剧所需费用则更高。很多投资模式都是连投连拍,一连投资多部。押中一部爆款,便有可能赚到钱。问题是,爆款是门玄学。而连投,则需要大笔资金投入。在一个无法保证收益的标的上,决策不得不变得慎之又慎。
投资方变谨慎的同时,短剧制作公司也变得小心翼翼,尤其是有过“下架”案例的制作公司,已经有短剧制作公司开始延期拍摄短剧项目。短剧导演李晨2019年开始拍摄一二十集的短剧,今年开始承接小程序短剧的拍摄项目,李晨属于半约导演,剧本、选景、拍摄、剪辑的工作内容都会干。一个月最忙时拍摄了3部小程序短剧,拍摄周期7天。截至目前,他已经拍了11部短剧,其中一部,不久前被下架,原因是色情擦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