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媒体认为,由《狂飙》可窥见当下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仅有案件推理、情节烧脑的技术性表达,“追求具有更大的社会内涵,探索更具人性深度”的进阶版作品成为当下观众的审美趋势。
政策与专项资金加持,电视剧高质量发展
1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印发〈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的通知》,其中在“统筹做好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中特意提到“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4月11日,总局发布《关于2023年度电视剧引导扶持专项资金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对现实题材、革命题材、历史题材和创新题材这四个方面的创作进行重点扶持。
人才建设和资金支持固然重要,技术支持也不可少。9月6日—7日,朱咏雷在出席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式及相关论坛期间,就进一步推动电视剧技术创新,助力文化强国建设提出四点意见: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努力研发自主数字影视虚拟拍摄等关键技术,增强电视剧技术数智化能力;二是健全标准规范,加快开展电视剧装备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制作系统的标准化研究,提升电视剧制作工业化水平;三是加强协同联动,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合作机制,助力电视剧技术生态化发展;四是坚持开放共享,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电视剧技术国际化空间。
除了国家广电总局发力,各地广电局也是动作频频。
今年4月开始,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实施“齐鲁文艺高峰计划”,加大对重点题材电视剧的选题策划、项目谋划,重点推动“黄河”题材、“文化”题材、“生活”题材、“行业”题材,策划推出《黄河入海流》《饮马长江》《沂蒙山小调》《商圣陶朱公》《老家伙》等电视剧。
8月9日,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发布《“剧美江苏”电视剧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明确今后三年培育招引一批有实力的电视剧制片企业、制作推出一批高质量电视剧精品力作、培养引进一批高水平电视剧专业人才、初步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电视剧产业生态体系的“四个一目标”,实施重点项目规划工程、服务管理提质工程、文化平台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建强工程、党建引领发展工程这“五项工程”,对强化组织领导、政策保障、推进落实提出要求。

10月23日,2023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北京之夜”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发布了《北京大视听人才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将从“坚持人才引领、坚持创新思维、坚持系统观念”的“三个坚持”入手,加快构建大视听人才高地,助力大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于今年建立了“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工作机制,成立了“北京大视听”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以“着眼大格局、统筹大体系、抓好大剧本、打造大服务、深化大传播、聚力大联动、把握大荣誉、发展大人才”为总牵引,推动北京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品创作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