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问题在于平台在制定相应的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中,如何做到公平公正。特别是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要保护好平台内经营者的权益,如何运用处罚措施。对平台内经营者进行处罚的时候,要明确其是否遵守相应的程序。还有,有些平台设立在境外,但又面向国内开展活动、提供服务,涉外或者域外管辖的问题需要解决。”薛军补充道。
北京国标律师事务所主任姚克枫指出,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交易,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是平台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近几年关于个人信息类的犯罪层出不穷,一些电子商务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其担任客服等职务的便利,非法获取和出售大量客户的交易信息,这些交易信息包括收货人名称、手机号、收货地址、运单号、快递公司等。如果达到一定的非法获利数额,将构成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姚克枫说:“在现在这个大数据时代,电商业务的发展离不开数据信息,想要实现对个人数据的保护,就应当在个人信息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把好关。”对于平台来说,从个人信息的采集、处理到利用都必须合法合规,平台在采集信息时必须充分告知信息的用途并取得用户明确的同意,在使用信息的时候也必须遵守限制规则;对于用户来说,建议大家在使用电商平台购物时,首先应当仔细阅读平台的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下单购买产品时以及收到货物快递面单后尽量进行匿名化处理;对于电商企业来说,建议企业加强对客户信息的管理,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加大对违规员工的处罚机制以及通过开展企业内训强化企业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以免被有不法之心的人利用。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个人数据泄露和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持有相同观点。他建议,未来可以制定更严格的数据保护法律法规,要求电商平台加强数据安全措施,并提升用户隐私保护意识。
3
完善消费者维权机制
除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外,李旻认为,电商平台上存在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消费者容易上当受骗。他指出,未来的解决方向可以是加强对卖家的审核,建立更严格的商品认证和监管机制。
一些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遇到售后服务问题时,往往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李旻建议,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消费者维权机制,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
“一些电商平台上存在价格欺诈、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李旻表示,未来可以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建立更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此外,一些大型电商平台存在垄断行为,限制了市场竞争,不利于中小型电商的发展。李旻建议,未来可以加强对电商平台的反垄断监管,鼓励公平竞争,促进市场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