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al work committee

法务工作委员会
 热门关键词:娱乐法   法商论坛    法务委员查询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
联系我们
资讯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京津冀数字版权司法保护专题”圆满举办成功
来源: | 作者:法务秘书处 | 发布时间: 2025-07-31 | 51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7月13日,由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高端智库(社会治理发展研究部)主办的“京津冀数字版权司法保护专题”闭门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来自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等司法实务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学者教授,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及其会员代表等近20人参会。

文化产业的繁荣不仅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更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引擎。当前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已突破1.6万亿规模,涌现出《繁花》《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兼具文化价值与科技含量的现象级作品,通过影视、游戏等载体向全球传递中华文明,形成"文化出海+区域经济"的双轮驱动模式。

本次研讨会基于司法大数据研究,以京津冀数字版权司法保护的现状及热点问题为靶向目标,汇聚法院专家、高校学者和行业企业专家的智慧和思考,融合贯通一线审判经验、最新理论研究和行业创新做法,助力数字版权保护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第一单元 研究报告介绍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社会治理发展研究部部长李俊慧介绍《京津冀数字版权案件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2022-2024)》。李俊慧部长首先代表主办方热烈欢迎各位参会嘉宾,随后对近三年全国法院及京津冀法院审结数字版权案件,从地区分布、涉案金额、审理周期、原告胜诉率、版权类型、使用惩罚性赔偿情况、平台互诉情况等视角进行解读和介绍,并针对判赔率整体较低,惩罚性赔偿支持率持续走低等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困境,征求与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李俊慧 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社会治理发展研究部部长

第二单元 主题研讨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张晓津做题为《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版权司法保护》的主题发言。张晓津庭长从案件情况和特点、审理难点及司法保护举措三方面对北京法院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版权司法保护进行分析。她指出数字文化产品迭代更新,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审理难度加大,数字版权侵权行为认定惩治难度大。建议探索完善数据保护规则,准确认定合理使用;加强协同保护,推动综合治理;健全司法保障,强化行为指引;强化多元解纷,加强源头化解。

张晓津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董声洋就《著作权侵权纠纷中网络平台过错责任的认定》作主题发言。董声洋副庭长重点讨论了面对互联网平台上侵权内容时,如何依据避风港规则对互联网平台进行责任认定。他指出,现阶段的技术发展,未动摇避风港原则的适用基础,不宜赋予平台与技术发展不相匹配的注意义务,法院判决更多基于平台是否处于应知的主观状态。因此,在判定侵权责任时,应综合考量技术发展水平、平台的主观过错以及对互联网和著作权产业的平衡发展需求。

 
组织人员
The organizer
领导班子
秘书处
专家委员
法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