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法商论坛成功举办,影视人法律人“破壁”交谈、各抒己见
2023年6月2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政策法规司指导,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工作委员会、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主办,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编剧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影视法商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成功举办。

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健、中制协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中传文管学院院长熊澄宇等相关领导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北京高院知产庭审判长亓蕾、影视文娱法专家杨曙光、华谊兄弟原总法律顾问王冬梅等行业专家,京都世纪、完美世界、阅文集团、乐华娱乐、欢娱影视、万年影业、七印象、喜多瑞等近80家影视企业的制片人、编剧、法务、财务,海润天睿、盈科、中银、安理、京师等近20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以及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文化报、影视独舌、骨朵网络影视等10余家官媒和行业媒体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雷动,影视人与法律人紧密拥抱、充分交流。


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健首先上台致辞。他表示,正值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影视行业在后疫情时代再度出发之际,影视法商论坛时逢其会,行业大咖齐聚一堂,人才高端、话题接地,希望能够充分发挥产学研一体优势,助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他说,目前总局正在积极推进“一大一小”两个项目与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密切相关:一是《广播电视法》的起草工作;二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也即总局34号令)的修订工作。明法律之风险,方能保安全、促发展。


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王健
中制协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则从行业的角度,发表了他的看法。他分析指出,影视产业在强势复苏过程中也伴随着著作权纠纷问题、财税筹划问题、三角债问题、收视维护问题等痛点、焦点、难点,他呼吁影视人应该和法律人进行深刻的、热烈的拥抱和结合。他寄语本次论坛积极传播好党的声音,解读好党的法规政策,深入开展影视娱乐法的实践与研究,大力推动影视法治环境建设和法商融合人才培养,积极普法建言献策,为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书写光荣与梦想。


中制协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
中传文管学院院长熊澄宇在致辞中表示,中传文管学院正是在学科整合、融合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围绕文化法学建设,深度参与了文化法、文化产业促进法、传媒法、网络法、知识产权法和影视娱乐法以及中宣部、广电总局、网信办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在文化领域法律整体还落后于实践的情况下,希望能跟大家一起深入交流和探讨,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中传文管学院院长熊澄宇
在主题演讲环节,北京高院知产庭审判长亓蕾结合司法审判实践,聚焦影视策划和创作中常见的署名、抄袭、合约等纠纷进行了主题演讲,并运用行业典型案例,如《北京爱情故事》《北平无战事》署名纠纷案、琼瑶诉于正抄袭纠纷案、《芈月传》合约纠纷案等,深入浅出地对上述三类案件中,法官的审理思路与认定标准进行了逐一讲解。


影视文娱法专家、仲裁员杨曙光则在行业自治视角下,具体而全面地评析了行业署名乱象问题,并结合蒋胜男诉乐视公司及王小平编剧署名纠纷案、《致命倒数》出品方署名纠纷案等,对这两类署名纠纷问题进行详细阐述。他认为,近些年的司法裁判已经在署名问题上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行业的相关主管部门通过部门规章的形式,或者行业协会以自治自律的方式,形成一定的规则去规范和推广,以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圆桌对话环节,由中传文管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担任主持人,华谊兄弟原总法律顾问王冬梅、中制协编工委秘书长王浩一、影视文娱法专家杨曙光、资深税务师李新浩、北京高院知产庭审判长亓蕾,围绕合同签署问题、编剧话语权问题、劣迹艺人致使片方损失问题、个人和公司涉税问题、起诉维权问题等进行了一场影视人与法律人之间的充分对话与深入交流。


王冬梅结合自己多年的影视公司法律顾问实践经验指出,影视剧生产各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前端一定要做好。为此,她提出了几条建议:第一,在前期一定要做权利清理;第二,编剧合同一定要约定明确;第三,编剧提交给制片公司的创意和剧本应签署保密协议;另外,许多问题都是很专业的法律问题,请律师也是必要的。

王浩一则站在编剧的角度指出,当下编剧群体在行业中的话语权仍然较低,因此,一是需要团结,编剧跟制片方要团结,整个行业也要团结;二是需要规范,比如相关部门或者行业协会可以制定和提倡一个标准的制式合同,既保护编剧、制片方的合法权益,也约束着合同双方。

杨曙光从制片方的角度,首先讲述了自己在代理案件中遇到过很多投资方追究劣迹演员法律责任的情况,呼吁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制定出台更为明确详细的管理办法和行业规则。其次,他还呼吁行业从演员、编剧到制片方应该对法律越来越重视,也要有相对的投入。此外,行业交流性质的研讨会和交流会应该多办,让法官更知道一些典型问题上行业内的痛点是什么,也让更多的影视人、法务人员了解到从司法裁判角度如何处理案件,便于解决行业问题。

李新浩从税务角度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一是合同要签的明确,交税的主体是个人还是工作室或是公司,一定要明确商业行为以及法律身份和法律关系;二是希望合同能够标准化,根据标准化的合同,很容易就能判定出纳税义务是什么,非常清晰。

亓蕾从审判实务的角度建议,第一,做好作品的版权登记;第二,签好合同;第三,保存好证据。每个人都应有风险预防意识,不要怕法院的诉讼。法院的诉讼也有很多的方式,在前端有诉前调解,后端有法官审理。
“破壁”交流、各抒己见,影视法商论坛全程持续3个半小时,十数位专家学者、行业大咖实现了一次跨行业的深入交谈和思想碰撞;150余位影视人、法律人在全程参会交流中,收获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因热爱而集结。

更有到场的企业代表呼吁主办方能够深入影视公司调查走访,了解影视创作生产一线的种种痛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而运用行业的、法律的手段为企业与个人的合法权益保驾护航。这恰好与党中央现下正开展的“主题教育”不谋而合,大兴调查之风,深入基层调研,为民办事,为企解忧。据悉,中制协法工委接下来还将有一系列的“组合拳出击”,大型的行业论坛、峰会围绕热点主题邀请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等进行跨行业交流;中小型的主题沙龙、专题讲座等聚焦行业焦点和具体问题,邀请制片人、编剧、导演、投资人,律师、法务、法官、税务师等助力具体问题解决落地。


急行业之所急,解行业之所难。本次影视法商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影视人与法律人的深度合作、跨界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影视行业如今已从“寒冬”走过了“暖春”迎来了“盛夏”,美好的繁荣发展的未来将由行业上下游中的你我他、产业链中的律师、法务、税务人员等共同谱写。